心若天广,一品三叹——小丕眼中的刘师
心若天广,一品三叹——小丕眼中的刘师今年培训班以前,小丕没有见过刘师,对刘师知道的不多,只知道刘师很严谨。一直很想亲眼看看刘师,想知道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发掘了六纲体系,很好奇。
在今年的培训班上,小丕终于听到了刘师的讲课,也听到了刘师课间与学员的谈话,看到刘师说到兴奋时会不自觉吸烟,一种亲切的感觉迎面而来,原来刘师很好亲近,也是普通的一个人,并非高不可触。
这两天重头看《金匮增补》,看到了刘师对百合病、狐惑病讲的很详细,突然就明白了《金匮》“抓主症”的含义了,也明白了自己以前的错误。以前以为刘师是对《金匮》作注,今天才知道,刘师是增补《金匮》,是编辑了《金匮》,说白点,就是重新写了一遍《杂病论》。
刘师完成了《金匮增补》,接着又整理了《伤寒补遗》,天啦!刘师模仿了仲景先师,干了类似是活!仲景先师依《汤液》、《本经》等资料,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可惜由于时代原因,残缺了。刘师则根据《本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千金》等,还原了《伤寒杂病论》,虽不能是原貌,但《伤寒杂病论》的神韵一展无余。
太不可思议了,这是需何大的愿力,何等的慈悲才能完成!
刘师在培训班上也稍微提及了一下经络,这让小丕郁闷了好久。刘师认为经络不存在,经络很大的意义在于定位,类似于地球的经纬线。小丕当时甚为震惊,作为一名学针灸的学生来说,疑惑甚大:经络不存在?但是当小丕知道了刘师与仲景先师干了类似的事情,小丕也许能理解了。
刘师曾经说过:健康的人是分不出阴阳的,能分出阴阳的就是病态的人了。同理,健康的人身上也看不到经络。健康的人身上气血周流无阻,并不是按经络规定路线那样死板的巡行,而是四处都能巡行,也就是说四处都是经络,也就是没有特定的经络了。
可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算上健康的人?应该说这样的人不仅身体层面阴阳不分(离),精神层面也是阴阳不分。这又是何等的气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健康的标准,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刘师的标准这么高,这样健康的人是真人了吧!小丕稍微明白一点了刘师为什么学佛,为什么希望弟子学佛。小丕也要学!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刘师讲真心,说道:“一念不生就是真心,就是天理,就是菩提心,道家叫道心,儒家叫明德。”原来刘师重视客观,就源于此。一念不生,就是不加自己一点点主观的看法,还事实本来的面目。
前几天在网上也看到了刘师的幽默,想想也是,刘师可是东北人。
至此,刘师在小丕心中生动起来了,普通而又不凡,亲切而又严谨……不太好描述,但很真实。此刻,刘师的三本书读起来,好像又有一般滋味,更亲切了。刘师心若天广,小丕一品三叹:赞叹之,敬畏之,向往之。
(本文也算是小丕读刘师三书有感,所以在本版块发帖,若地方不正确,请管理员调动。)
啊,经络不存在!没想到啊。那我们还搞什么穴位图。都白忙了。:D 不白忙,起码忙累了,能帮助消化,饮食加倍,浪费点粮食,多肥肥大脑。 小丕的文章写得好啊!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这在读小丕的文章时油然而生的念头,“亲切而又严谨……不太好描述,但很真实。”这说的何等好啊,不由得再看一遍小丕的文章,不是我的口,却是我的心,谢谢了! 回复 宁一者 的帖子
:handshake 心有戚戚,觉明醒悟,
漫天飘舞,落叶归根,
六纲五证,朝夕心头,
熏修渐顿,得见大道。 回复 cctv01 的帖子
心有戚戚,觉明醒悟,
漫天飘舞,落叶归根,
六纲五证,朝夕心头,
熏修渐顿,得见大道。
谢谢老师,小丕定会按照您指导的去做!:) 我白忙了三年 院校基础 没看懂 我看刘师书 写的好 六纲 有规律 有纲领 还好那三年没看懂 现在看刘师的书也不用洗肠子 洗脑的 ;P 刘师说:“不白忙,起码忙累了,能帮助消化,饮食加倍,浪费点粮食,多肥肥大脑。”
刘师真是幽默,还好,起码知道前人是怎么认识的吧。:D 真心自会有缘! 小丕的文章写得好啊!同感,赞!!!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真心自会有缘,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加油师兄 回复 经方--岱宗 的帖子
:handshake
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师兄算不上,叫我小丕就行了。 回复 小丕 的帖子
读师父的书——咱就有“胃气”!胃气强壮,肚腹有货,咱就立于不败之地!
学师父的道——咱就有“营养”!营养丰厚,心脑清明,咱就能够开窍生慧!
小丕兄弟,感悟深刻,知行结合,慧根深种,对师父拳拳之心,由此可见一斑!咱们北京一晤,缘起汉传经方......感恩师父,紧随师父的脚步......
咱们同行......:handshake 需努力学习!
哦···········
赞叹之!向往之! 回复 一品堂主 的帖子
:handshake 关于理解经络的问题,我是这样学习和理解师父的说法的。
经络作为一种辨证方法和体系,你是不能从质的角度来理解的,就像六纲,三阴三阳,你说有没有呢?那个五藏辨证也是一个理,难道你能按照五藏的脏腑器官来理解和运用?很明显,你只要是落到到器官上了,你也就离开了辨证施治了,既然落到器官上来了,就用组成,构造,成分,组织来解决好了,没有必要用辨证施治了,西医又不是不能治病,何必讲究辨证施治?至于有人说什么内视,或者自我感觉看见身体里面有什么运行,那是另外一道,与中医的抽象思维辨证施治不是一码事,不要混同。修仙练道的自然有自己的规矩遵守,中医是中医,不要把能治病的都说成是中医。要有学科概念才是。 真羡慕第一期的学员,有时间一定参加第二期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