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信徒 发表于 2012-2-2 14:34:47

大青龙汤证是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

    大青龙汤条文历来争论不少,原因是说太阳中风,但体症脉象大部分是太阳伤寒!这种证是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呢?

zhongyi999 发表于 2012-2-2 14:56:38

你所提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在初学者学习引导里面找到答案:
http://www.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426&extra=page%3D1

许家栋 发表于 2012-2-2 21:26:48

伤寒论的精髓是随证治之,
追求的是务实的疗效,
这也是她千百年来久盛不衰的原因。
而版本的流传过程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多种原因,
存在了错简衍文等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但我们不能因此苛求古人,更不能因噎废食,
但以六经注我之胸怀去为我所用即可。

即如大青龙汤之例,的确在行文叙述上有一些别于伤寒论一贯言辞语法的,
比如“太阳中风,脉浮紧”、“伤寒,脉浮缓”等。
但是抛开错简衍文等解释方法,其实也可以用伤寒论固有的理念去解读: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解:本太阳中风,中风伤了津液,表上的卫津不足防御就不足了而更容易感受寒邪,里面的津液伤了引起阳明的一些燥热,所以造成了风寒外束邪热内郁的一组症候群,即太阳阳明合病,因此要用大青龙汤去发表清里对治。如果是脉微弱,汗出恶风的中风证的话,不可以用,要是误用了就会出现厥逆、筋惕肉瞤这组亡阳的症状的。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解:伤寒的脉是要浮紧的,但是患者虽然有一些类似伤寒的症状,比如发热恶寒等,但是却没有伤寒的身痛,只是身体沉重,时轻时重,这是表上的水饮困束和里面郁热导致的一组溢饮的症状,饮溢在表,所以脉是浮而涣散的,如果没有少阴的表现,就用大青龙汤去发越;如果有少阴证,就要考虑用小青龙汤之类的方法去对治了(《金匮》: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可以仲圣之书,本未单纯禁锢于伤寒、中风、溢饮等名词表面,而是看其病机实质,这也暗示我们要“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


zbrucechan 发表于 2012-2-3 00:05:44

"看其病机实质", 找主症以知病机………….多谢老师指导:)

伤寒论信徒 发表于 2012-2-3 15:39:24

回复 许家栋 的帖子

谢谢许老师指导.个人理解是太阳中风伤寒的体症脉象不是唯一的,这些体症脉象(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是太阳中风造成的,不过这种情况得用大青龙汤.又如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是太阳伤寒造成的,但亦需用大青龙汤.

HGSA667788 发表于 2012-2-8 18:11:32

:(:(:(

信达 发表于 2012-2-15 09:11:42

学习了。

用户名 发表于 2012-2-27 19:59:55

太阳伤寒阳明合病属太阳。

yangry 发表于 2012-2-29 17:38:19

许老师的话真是经典

学思悟 发表于 2012-3-1 18:18:12

学习了

紫罗兰 发表于 2012-3-1 21:39:46

学习了。

平立方根 发表于 2012-3-1 22:52:49

学习了

儒门事亲1 发表于 2012-6-18 21:45:50

学习了

chinajxm 发表于 2017-4-5 05:15:14

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青龙汤证是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