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中医 发表于 2011-11-10 09:50:54

肿瘤患者的急慢性心理干预(一)

肿瘤患者的急慢性心理干预(一)
肿瘤患者的急慢性心理干预
在全国心身医学继续教育班上的讲课,时间10月22日,地点石家庄中心医院
谢谢董院长和各位领导,也谢谢各位同仁!
我今天和大家讨论的是《肿瘤患者的急慢性心理干预》。

现在,我们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心理危机?
临床上,肿瘤患者出现心理危机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以前,心理危机的概念主要用于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指突发事件本身引起巨大变化,让当事人没法接受!比如说地震、水灾、空难等由外界因素引起的骤然剧变,使个体处于十分危险境地,必须马上去应对!也包括个体突然得知某种信息,患了中风、心肌梗塞,特别是肿瘤等有生命危险事件;也包括经历重大打击,如破产、丧亲等,或者生活方式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明显改变的,用以往的经验很难应付,在这种应激状态下,当事人就进入一种特殊状态,这种状态必须积极应对。
以前,人们指的心理危机的发生,主要以自然灾害为主。但是今天疾病问题,特别是肿瘤问题,同样应该引起重视。
危机状态常常由危机事件而引发,这种事件往往是突然事件、重大事件,常常导致当事人表现为焦虑、抑郁、绝望、麻木不仁等,甚至于会导致自我放弃。肿瘤患者的自杀率特别高,特别在综合性医院和肿瘤医院,上海一家肿瘤医院的18楼是肿瘤病房,有一天竟然连续三个人跳楼,这就是心理危机诱导的一种危险行为!所以,这个必须引起医务界的高度重视。
心理危机有它的特点,我把它区分为急性心理危机和慢性心理危机两种。我们一般注重的是急性心理危机。肿瘤患者还常有慢性心理危机,等下再谈。
急性心理危机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应激反应阶段。很多肿瘤朋友告诉我:“我一知道这个信息(生了癌症)惊呆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怎么回家里去的,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就是危机时期的应激反应阶段。大多数人的表现是麻木、不知所措、大脑一片空白,甚至当场晕倒;
第二个阶段,距离第一阶段不长,可能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后,确定了这个事实,然后有个强烈的反应阶段。具体表现或者否认,或者激动,或者特别焦虑,或者特别恐惧,或者埋怨一切,或者有些人还有罪恶感,认为可能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有时会强烈的自我谴责!
我这里讲的不单是肿瘤,而是整个心理危机都会有这个情况。比如,最近佛山的那个小女孩(被车压死的小“悦悦”),走了以后,现在小女孩的父母,包括一些有良知的路人,都有一种心理危机的状态:“我为什么没有去救她?”“我为什么当时没有把她留在家里?”这就是自我谴责。包括有些人会陷入极度抑郁,一声不吭,包括完全退缩,这是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经历的长短时间不一。有些人可能持续非常长的时间。
第三阶段或者是消除,或者是进入持续阶段。消除是逐渐从危机状态走出来,确认这个事实没法避免后,逐渐学会用另外一种心态对待它。消除是件好事情!但是更多人则是进入一种持续状态。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进入持续状态的更多。
心理危机的第一阶段我们几乎无法应对。所以,昨天我讲到了医生的告知方法的问题(指上一篇文章中的内容)。应对第二个阶段可以给他以稀释,第三个阶段是充分给与支持。我们现在对心理危机反应的第一阶段,医生处理是来不及的,需要防范。
作为我们和肿瘤患者密切接触的肿瘤科临床医生,怎么告知患者生了癌症,是大有讲究的!应该尽可能避免危机的突然出现,我们能做到的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干预,使更多的第三阶段的人是进入“消除”状态,而不是“持续”状态。
一般来说,临床心理危机持续不会太久。我们的观察:肿瘤患者一般是三个月以后会淡化。我在最近江苏卫视台一档节目上说过,医生告知(癌症)病情应该有三个月左右的“延缓期”,这是因为病人心理准备大概需要这么多的时间!如果超过这段时间,我们说他进入“持续”状态了!那从心理角度来说,就是一种病态了。不仅仅生了癌,还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了。这时治癌很重要!治疗心理障碍更重要!因为心理障碍不纠正,他的肿瘤很难治好。
对所有的临床医生来说:对患者的心理危机有所认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今天有个偏差,就是把所有的“宝”(指帮助病人康复的方法)都压在手术上,把所有希望都压在药物或放疗上。但忘了第一阶段最好的治疗往往是精神的、心理的,甚至只是语言的!这点常常我们忘了!或者有意无意忽略了!而且,需强调:这个“宝”是最廉价的!
所以,我们要强调重视癌症患者的心理危机!这首先要有意识。然后,就懂得怎么去帮助他!不要让他进入持续阶段!让他的第二阶段反应弱一点;第三阶段短一点;尽可能快地“消除”。
在心理危机时期,个体往往在潜意识里会发出各种信号,希望你帮帮他!任何人进入困境,潜意识里都有种迫切的需求,希望得到帮助!但是一般不会明显地、直白地表现或表达出来,所以,怎么帮他?怎么进行干预?是非常专业的。这也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危机干预的一般的“目的”,就是防止当事人出现过激行为,帮助他尽快走出阴影。中央电视台放过一档栏目,有个患者张翼,肠癌整个腹腔转移,化疗没有用,疼痛剧烈,那段时间,他脾气暴躁,看见什么都不顺眼!然后去试图自杀,无奈之中,老婆只能劝他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劝他去微刻。
我们说,他的老婆给他的方法也是心理疗法,叫“移情疗法”。转移他的注意,让他专注于方寸之间,他的过激行为就少多了。
我们很多临床患者出现这种状况后,心理很脆弱。往往因为一句话,就可能出现过激行为!这个过激行为很可能就是“跳下去了”,所以,这是一定要注意的。
第二,要促进交流,提供适当的建议。这个时候人们都需要帮助。这个帮助不只是解决现在的问题,而且要告诉他“下步该怎么走?”包括提供适当的药物,包括防范它发展成更为严重的心身疾病。
有一本书《旷野无人》,写的人是一个记者、作家,她认为她生了乳腺癌并不可怕;但是她因为生了乳腺癌,心理危机没走出来,又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也就是进入了危机的“持续”状态。她认为抑郁症比乳腺癌更可怕,像她就是发展成了严重的心身疾病。当然,她最后在医生的帮助之下走出来了。《旷野无人》中描写的抑郁症晚期的恐怖,一点都不输于肿瘤对她的危害!所以我们还是要防范,危机干预的第一目的,就是起码要做到这些。
我们还要了解:一般认为,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心理危机的干预,越早越好!成熟的心理干预方法有A/B/C/D/E/F六步法。这个是用于自然灾害的。我们肿瘤患者也可以借用。
A、确定问题。
第一确定问题所在,它是因肿瘤引起的,它的严重程度究竟有多少?一定要明确。
B、保证求助者安全。
第二,要保证当事人的安全。
C、给予支持。
第三,给予支持主要是倾听而不是盲目的采取行动。
D、提出应对方式。
E、制定行动计划;
F、得到承诺,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四五六,归纳而言,就是提出应对方法,且验证此方法可变通的;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给以承诺!因为所谓的“心理危机”,实际是源于以他原有的经验不足以应对目前的局面,如果让他觉得他还能相对顺利的走下去,他就能淡定得多了。
上述是一个一般危机处理的常规方法。
但是这个方法最近也受到挑战。主要是第三条是不是要去诱发他进行倾诉?美国纽约州州立大学的一位教授将处于心理危机状态选择倾诉和不选择倾诉的人群进行比较,两者研究发现选择不倾诉的人心理恢复状况常更好些!
我明确告诉大家:在肿瘤临床,我们不主张去诱导患者倾诉!因为倾诉往往会勾起不好的回忆!就像我们尽量避免跟患者谈“癌”字一样!因为这个字常会进一步使患者进一步进入恐惧状态。
所以,以前是强调“倾诉”,现在不太主张!因为这个倾诉往往会使患者陷入对癌症恶果的联想,不可自拔。
因此,对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我们赞同美国专家的观点。

其实,心理干预是有一套它的理论解释的。
人的生理是有结构的,中医认为有五脏六腑,现在医学认为有几大系统;人的心理也是有结构的。只是我们日常不自觉而已。这种结构在日常行为中体现不出来。碰到问题(一般应激),它会自然应对。严重的事件突然发生,让你原来的心理结构无法应对;或者说严重到突破了你原先的心理防御机制,破坏了你原来的应对结构;甚至更严重时,迅速瓦解你的心理结构,导致你的情绪完全处于失控状态;心理结构的瓦解,进一步导致身体结构的紊乱,甚或迅速进入了严重的心身病态,这是非常重要的。
上海癌症俱乐部会长是我的老朋友,是很坚强的一个人。他二十七八岁就生了恶性淋巴瘤,后创办了癌症俱乐部,十七八年后,他当时麾下有8000个会员,他自己称自己是癌司令,很得意,到处讲课。 90年代中期,他出现黄疸,一查肝炎,肝上有阴影,我去看他时他用很脆弱而凄凉的声音跟我说:“何教授,这次我真的不行了”,我当时感慨万千!我想,再坚强的人,碰到这个问题,都会这样!我们都需要理解。我告诉他“没关系,我们再想办法,我比较倾向于只是肝炎”!后来,他中药调理后恢复的很好。所以,就算是很坚强、很理性的人,有过这个经历以后,潜意识里还是会留下印迹的!所以,我们要长期进行干预,这对他后面的生活影响很大。
心理危机的干预,就是帮助他“稀释”或者释放压力、稳定情绪,重建心理结构。大家都知道中国很多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心理危机,或者进入严重的抑郁状态的!所以,必须给予干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肿瘤患者的急慢性心理干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