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老太两次中风,针刺而缓,欲处汤药灌肠
刚冒雨前行4余里地出一急诊,某老太83岁,早年丧偶,平素体壮,食量大,每次能食面饭一大海碗,另加馒头2个,就是平时说话不太清晰;老太现在猝然倒地,口眼歪斜,呼吸急促,口不能言,撬之不开;双目昏昏无神,左眼瞳孔散大,面肌、手足频频抽搐;左手用力紧握,需用大力气方能掰开,左半边身子无知觉,腰背强直,有恶风寒状,不发热,无汗,腹部按之有抵抗感,询问彼家人其二便如何?众口曰:不知!诊其脉中取沉紧,重按细数。测其血压:舒张压120,收缩压255。余随身带有针灸包,急用三棱针点刺其双手十指尖放血,3分钟后,抽搐稍缓;再刺其双耳垂放血,大约5分钟后,口眼歪斜稍好,抽搐减轻,转为阵发性抽搐;继而用圆利针刺其人中并捻转,须臾,彼长出一口气,抽搐止,口眼正,呼吸平缓,左半身已有知觉,口仍不能言,再测血压:收缩压150,舒张压90。老太有子女8人(5儿3女),奈何无人愿意侍奉老人跟前,去年夏秋之交的一个雨夜已猝倒一次,余亦是如上法针刺放血处理,当场缓解;时彼家人言老太不会服药,任何药都吃不下去,未让余开中药;谁料老太第二天竟愈。现在余欲处汤药,彼家人又如前言,余愤然而曰:余不收汝诊金、药费,免费为汝老母亲熬药,取药汁灌肠,若服药出意外,余愿负全责,可否?彼家人“推辞”一番后,勉强同意。余遂回门诊,拟用学自家栋师兄之“小续命汤合治口耳僻方”,因该患口不能言,病案资料不全,望各位师兄师姐给予意见并指正! 本帖最后由 一品堂主 于 2011-9-9 03:42 编辑许家栋 发表于 2011-9-8 18:59 http://www.zhongyi999.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品兄智圆行方,有胆有识,发皇古义,救人危难,赞叹!
此案之践行,又一次彰显了汉传经方之魅力,
不管 ...
家栋师兄谬赞了,小弟距离“但求愈病,不计毁誉”的境界修养差远矣。
熏蒸疗法,历史久远,最早病例记载见于《史记.仓公列传》济北王病风厥案。
马王堆汉墓《五十二病方》亦载熏洗方八首。
《内经》用椒、姜、桂、酒、煮熏治关节肿胀、疼痛、伸展不利等痹证。
东汉.仲圣《伤寒论》提及中药熏蒸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金匮》中用硫黄熏治肛门,苦参熏洗咽喉等治法。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载有6味熏衣香方,以香身辟恶。
唐.孙真人《干金要方》中载多种熏蒸疗法,涉及内、外、妇、儿、眼、骨伤诸科。如“治虫齿方”介绍熏法治疗龋齿牙痛。
唐代有用熏蒸疗法治愈产后血晕闷绝症的记载:“烧秤锤红石令赤,置器中,向产母床前帐里,投醋淬之,得醋气,可除血晕之法也。”
宋代《太平圣惠方》载有熏洗方剂163首。《宋史.王克明传》载:“卢州守王安道风禁(噤)不语句日,他医莫知所为。克明令炽炭烧地,洒药,置安道于上,须臾而苏。”可见熏蒸疗法对中风失语治疗确有疗效。
《旧唐书》卷一九一:时柳太后病风不语,名医治皆不愈,脉亦沉而(口)噤。胤宗曰:“口不可下药,宜以汤气熏之,令药入腠理,周理即差”,乃造黄芪防风汤数十斛,置于床下,气如烟雾,其夜便得语。这是医学史上最早记载蒸气疗法治愈中风失语者;是很有名的一例治验,江瓘《名医类按》、俞东扶《古今医案按》两书的第一案就是此案。后来蒋宝素据此而拟“第一黄风汤”作为中风的主方,王清任的黄芪赤风汤也似与之有关。
其它如《外科正宗》、《证治准绳》等都载有熏蒸疗法。迄至清代,熏蒸疗法日臻广泛;特别是吴尚先的《理沦骈文》与赵学敏的《串雅》尤为突出,前者记载薰法达50多处,后者立有“薰法门”、“蒸法门”专篇,并称“治外以针刺蒸灸胜”,对熏蒸熨法做了诸多介绍,颇合临床实际。
可惜现在中药熏蒸治疗大法骊珠蒙尘,临床上少有用之者,多沦落为各种名目之“理疗、汗蒸、洗浴等附属品,实为可叹可惜可悲可恼......
小弟真的很敬仰古圣先贤能想到这样的方法,令人叫绝!钦佩!拜服!
熏蒸疗法也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西医的雾化吸入实即脱胎于此,老祖宗的东西却被异族盗版侵权......
熏蒸疗法更可广用于手足扭挫伤、痔、风湿性关节炎、急性上颌窦炎、荨麻疹以及女性美容祛斑等......
汉唐以前,古人治中风,以“续命”为名的方剂近三十余首,《金匮》《小品》《千金》《外台》(即使不名“续命”,用药亦多类同“续命”)......
《古今录验》续命汤、西州续命汤、《千金》大小续命汤、八风续命汤......后世把纯用温药者称为“热续命”,加入寒凉药者称为“凉续命”......
中风,有有明显的肢体功能障碍,治疗上,以表证为重点(外邪入侵,内伤转化,与六纲的中风证有直接关联),还要和痹证辨别清楚,如下:
痹证:风、寒、湿三气并客于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皮肤)......
行痹、痛痹、着痹、周痹、偏痹、风痹......详参刘师《金匮要略增补》......
偏枯:半身不遂,言不变智不乱,病在分腠之间......
风痱:四肢不收,庵勿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强不能言,病在脏腑......
1.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瘫痪不收、软瘫);
2.猝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强直者,(拘急痉挛、抽搐)
风懿: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痰涎堵喉,昏迷不醒人事......
上述几类,病因病机相仿,临床随证治之,据病情轻重而调整药量......
诸续命汤可对治西医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和伤残,多有奇效......
病患去医院看病,不单排队受气,且心里不见得有踏实感;
很多患者都是万般无奈之下,才让小弟试一试;
小弟虽学识浅陋,但并不自鄙,乃敢大胆尝试;然生性疏懒,少有记录......
小弟只是一初学经方的乡村山寨中医,临床经验尚浅,
承家栋师兄谬赞,小弟愧不敢当!
以前发出的医案俱是效果显著的,仅供师兄师姐们参考指正,实际临床上焦头烂额之事亦颇多矣......
汉唐之后,世人难明经方之旨……
“幸而今得刘师与诸师慧眼识真,继绝往圣,莘莘学子,芸芸苍生,福事幸事,从游者将代无夭折乎”?!
小弟有幸拜读刘师的书籍,就像看到了经方的珠穆朗玛峰,到顶了!
刘师三部书真乃经方巅峰之作也!
今借用一位学兄的诗句,借花献佛:
“如果说《<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是经方路径上的香花兰草,
指引了学者遁入经方之门,
那么这本《<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就是经方殿堂里那颗最珍贵的宝珠,
习业伤寒经方之学者不读此书,
何异于入宝山而空回!
不学经方不足以言大医,
不读增补不足以言经方!”
还有一本《伤寒论类编补遗》,
小弟也尝试续续貂也:
仲圣遗篇光医史,
书传真髓扫异端;
大美不言论经典,
刘师妙笔补伤寒!
:)认错人了,应该是袁超明师兄之“小续命汤合治口耳僻方”,吧! jfsj 发表于 2011-9-7 17: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认错人了,应该是袁超明师兄之“小续命汤合治口耳僻方”,吧!
刚看到,汗!俺忙中出错了,
给家栋师兄安了个“莫须有”的功劳......
在此声明并更正一下啊:
俺还真是学习得袁超明师兄之“小续命汤合治口耳僻方”呢,
家栋师兄得请俺喝酒呵
俺向超明师兄道歉并鞠躬了
jfsj 师兄,俺就请您吃烧烤吧
嗯,啥时候有钱啥时候请客喽
一品堂主(715518528) 17:50:08
刚才患者的比较孝顺三个孙儿回去了,并打电话让俺放胆用药,彼竟排除家人反对,已做好一份协议,说生死有命,事后无论好坏,不用担责任;鉴于患者不能服药,灌肠吸收不好,余决定用大续命汤+治口耳僻方,取古法用熏蒸疗法一夜,待明日看彼能否口能言语,再随证用药......多谢各位师兄的关心,先谢过了 大续命汤
治肝疠风猝然喑哑。根据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方。
麻黄(八两) 石膏(四两) 桂心 干姜 川芎(各二两) 当归 黄芩(各一两) 杏仁(七十枚) 荆沥(一升)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两沸,掠去沫,下诸药煮取四升,去滓。又下荆沥煮数沸,分四服,能言。未瘥后服小续命汤。旧无荆沥,今增之,效如神。(《千金翼》有甘草。)
《备急千金要方》 卷八 治诸风方(凡八类) 风懿第六
治口耳僻方:防风 附子 葛根(各二两) 柏实 麻黄(各三两) 独活 生姜(各四两)杏仁(三十枚)
柳暗花明啊
报喜!!!
刚从病患家回来,即便现在是凌晨2点多,亦忍不住向诸位老师、师兄师姐报喜!
昨天傍晚6:15至患者家中,(未带雨具,衣服再次淋透矣),老太三个孙儿正在病床前等候,不及与彼等客套,见老人家入睡正酣,呼之不应,先为其把脉,脉中取弦紧,重按弦细稍涩,测舒张压又升至110,收缩压195,遂于病床四周以布幔围之,开火熬药于病床前……
7:20分,药雾已逐渐升腾,以文火维持之……
8:10分,老太头胸出微汗,脉如前,血压无大变化(余则大汗淋漓,被熏蒸的)……
8:45分,汗至脐部,老太居然睁眼,并能坐起,口能张开,仍不能言,观其舌,舌质淡红,苔白黄相间而腻,脉如刚才……
老太有点耳聋,余大声问:口渴不?彼摇头!饿不?彼点头!正好备有稀粥,稍稍与之,服半碗后,彼先用手指碗,又指向口腔,还要喝?再与稀粥半碗;彼又示意还要喝,暂不给服,劝其稍安;测收缩压175,舒张压100,继续熏蒸……
9:30分,汗出稍多而至膝盖,彼竟能言,只是吐字不清晰;索要稀粥,剩下大半碗,全部与彼喝下;彼居然还要喝,又与温开水和凉开水各50毫升,均喝光;恐其发汗过多伤津,遂停止熏蒸,再三询问其发病前二便情形,曰:7日大便未行,小便短少,平素不吃青菜,一日三餐单调,早晚食用玉米粥、馒头,中午面条(无青菜);测其脉象及血压依旧;腹诊有压痛而略拒按;余急救箱内备有调胃承气茶,取鲜竹沥60毫升、药茶150毫升,着其少量频服(彼家人居然骗俺,老太能服汤药啊,平时只是吃西药丸呕吐,咽不下去而已)……
9:50,矢气三次,仍未解大便;再与服调胃承气茶150毫升、鲜竹沥90毫升……
10:45分,老太吐出药汁及稀粥约300毫升,无甚异味,又解黄色小便500毫升左右;彼病情大缓,居然吐字稍微清晰,有便意却仍无大便,彼言腹部憋得慌,脉如前,血压稍稍降一点儿……余取又出急救箱中自制“蜜煎导方”(即蜂蜜栓),蜂蜜栓一头稍蘸点儿温水,使栓头稍微溶化而润滑,纳入患者谷道……
11:20左右,得便,解下数枚燥屎,仍有便意,再解艰难,余掺扶着老太试着能亦步亦趋的走动;再取蜂蜜栓一枚,纳入彼谷道……
11:40分,解干燥大便十数枚,老太言全身得劲儿,嘱其静躺10分钟,再为其测血压:舒张压85,收缩压150,腹部已稍稍松软,脉略见平缓,重按仍细,彼言口渴,稍稍与蜂蜜茶,聊着聊着老人家居然打鼾入眠……
此时,老太8个子女早就入睡(可恼),彼三个孙儿激动莫名,眼圈微红,其一掩面哭泣,余稍劝之,嘱其种种注意事项,最好三人轮流看护,留下蜂蜜栓2枚,后半夜至天明酌情使用一枚,留下血压计,示范并言明用法,明日再来诊视、开方,有情况可随时打电话唤余,时已凌晨2点左右矣……
余冒雨回到门诊,又冷又饿,狼吞虎咽吃了四包泡面,喝二两小酒,却是无眠,遂写下以上文字,聊以自慰……
明日再看看具体情况吧,俺要假寐矣……
可敬! 祝贺,向堂主学习 敬佩! 堂主向你学习了,看来你的急救箱的宝贝不少啊,一一示来,让我们也学习一下 赞叹!急救成功,令人佩服! 经方的疗效,医学的精神。敬佩! 一品兄为医之道诚敬可嘉,向你学习!熏蒸法的疗效看来真不错,该患大便七日未行,如果灌肠恐怕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此老太真乃命大,有人盼其死,反不能死;
有的老人重病,子女千方百计延医治之,反不得活;
命运捉弄人也,信点什么吧!
阿弥陀佛 一品兄智圆行方,有胆有识,发皇古义,救人危难,赞叹!
此案之践行,又一次彰显了汉传经方之魅力,
不管在学术上还是临床中,
都有值得借鉴和发扬之价值!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一品兄即善学者之表率也,
挽耄耋于欲绝,拯贫贱于水火,
莫说让我请酒,就是盛宴也要“添酒回灯重开宴”几回,
我们大家都应该向兄学习,致敬!
汉唐治风痱,
注重解表与清里,针灸与熏熨,
续命之法与针灸之术,大行其道,
故而孙思邈耄耋之年患风而速愈,
皇普谧痿挛之肢病瘫而终除;
其时医家视风瘫如外感小症,依圣贤之法而不疑;
绝代而后,
偏执内风郁火痰瘀,镇肝与熄风,
天麻钩藤与全蝎地龙,纷繁杂进,
是以轻浅之证愈服而邪深,
待春之木久治而竟枯;
是故当下医者视卒中如大敌天堑,致病家鲜无后遗之苦痛。
又则愚弟近来考证,
弃良方而弗用始作俑者,金元诸家而下,
“三张”助纣为虐之厥功甚伟!
张景岳倡言非风偏尚呆补而非议续命;
张山雷臆测为肝胆火升,浮阳陡动,扰乱脑神经,所拟八法(醒脑开闭 ,回阳固脱 ,潜镇肝阳 ,开泄痰涎 ,顺气降逆,养血培肝,滋阴益肾,通经宣络),看似精美,实则添乱,驳离圣意,多歧亡羊;
张锡纯杂合中西以“脑充血”“脑贫血”立论,中药西用,凉镇下潜,遗毒至今。
幸而今得刘师与诸师慧眼识真,继绝往圣,莘莘学子,芸芸苍生,福事幸事,
从游者将代无夭折乎?!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堂主大功一件!可敬可赞!阿弥陀佛! 本帖最后由 Tina. 于 2011-9-8 14:49 编辑
随喜赞叹 佩服!
赞叹!佩服!
敬佩敬佩,进一步证实了经方的力量,楼主的胆大心细是我学习的榜样。 学兄有胆有识,是我等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