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中医 发表于 2011-8-2 17:12:35

垃圾车法则

垃圾车法则
其实,任何人都可能受到一些不公待遇,被冤枉或者情绪受刺激,遭到不公正的对待。怎么办!建议大家遵循“垃圾车法则”。
最近有一本国外翻译过来的新书(小册子)很值得一看,书名就叫做《垃圾车法则》。讲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二十年前在纽约坐车的经历及接受的教育:出租司机好好开车时,突然横向里冲出一辆车,差点把他们撞了,然后,对方的司机还破口大骂,进行挑衅与示威。书中描写的事情是这样的:
那日,我跳进一辆出租车,想去纽约中央车站。开始,一切都好好的,车子安全正常地行驶在右侧车道,突然,一辆黑色轿车冷不丁从旁边停车场冲出来,横在我们正前方,出租车司机猛踩刹车,车子侧滑出去,轮胎与地面发出尖锐的摩擦声,好不容易才停下来。当我反应过来时,出租车与黑色轿车后备箱仅一寸之隔,好悬。
我惊呆了,但是,更令人吃惊的是,明明是黑色轿车的司机差一点酿成重大车祸,可他却探出脑袋,朝着我们破口大哭。甚至竖起中指,向我们示威。
出租车司机竟然微微一笑,朝那个家伙挥挥手。我吃惊的是,他太友善了吧,于是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你那么做呢?那个男人疯了,像要杀人一样!”
出租车司机回答道:许多人就像垃圾车,他们装满了垃圾四处奔走,充满懊恼、愤怒、失望的情绪,随着垃圾越堆越高,他们就需要找地儿倾倒,释放出来。如果你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把垃圾一股脑倾倒在你身上。所以,有人想要这么做的时候,千万不要收下。只要微笑,挥挥手,祝他们好运,然后,继续走你的路,相信我,这样做你会更快乐。
这一席话,成为我的“垃圾车法则”(The Law of the Garbage TruckTM)的灵感。
我不禁思索:“有多少次我收下了别人的垃圾车向我身上倾倒的垃圾?又有多少次我负载着别人的垃圾,又倾倒在同事、家人,甚至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身上?”于是,从那一刻起我对自己说:“我不要别人的垃圾,我也不再到处发泄,乱扔乱倒垃圾。”
作者强调:“20年前,我在纽约的出租车上学到了这一课”。
这是否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呢!?
当时的情景其实很简单,两人如果发生争吵,那么一方就等于接受对方把垃圾倒在身上,后果很明显。这里,无所谓对与错!
作者认为:碰到这类情况,仅仅选择“忽略,释怀”是不够明智的;选择对抗“更容易失守”,两败俱伤;选择复仇,往往“得不丧失”。作者强调了要“避让”各种垃圾车,包括记忆里的、现实生活中的、未来的;他认为:礼让,机会便会随你而来!
他还强调:要及时(即时)原谅,关闭警报器;寻求帮助,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垃圾车;别把每一个人当成垃圾车;倾述有益,发泄有害……总之,有效改变自己和世界相处的方式,就能享受内心的宁静,就是幸福生活的基本公式!
我最近碰到过一件事情,在西部的一个大城市,当地的宣传部和某大报社邀请我做个关于癌症康复的公益讲座,讲座开始之前报社领导请求我无论如何先给一个很重要的病人家属咨询、咨询。他并强调这个病人不一般。以往的惯例是我讲座之前从不接受任何咨询的,因为会影响情绪。鉴于合作者的请求,也考虑这个病人在当地有些身份,子女有的是官员,有的是艺术家,就同意了。两三个人匆匆坐下来,就直截了当告知:老爷子八十多岁了,严重黄疸、腹水、小便不利,正在医院里抢救,问有没有好办法,能不能治好?我说能治好是骗人,但可以想想办法,改善一些症状;但也比较困难,因为毕竟高龄且又属晚期了,病症十分错综……也许,他们求医心切,也许期望值太高,认为医生无所不能,话没有听完,其中一人就破口大骂,然后扬长而去。当时,我就想起垃圾车法则,是你们反复求助的,且是免费的,你们的期望,不等于现实可能性…。当然,我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是,如果我那天接受了他们的“垃圾”,那么,那天的讲座我肯定很郁闷!他们走后,我就对几百名听众说“我刚才就差点被‘倒了垃圾’,但是我们该怎么办?听之任之,学会‘避让’吧!” 听众先是窃窃打抱不平声,而后一片掌声。
所以,千万不要接受别人倒给你的垃圾,要学会转身,要学会“避让”;要学会淡然处之;不仅仅对现实的垃圾,对历史的,记忆中的,以及未来可能的,都要学会“避让”;更千万别让垃圾“发酵”了;否则,你自己就糟糕透了。现实社会中,多少人不正是被这类垃圾所击倒的吗!?或者一直为这类垃圾所困扰的吗?!
第二,也不要堆积废物,要学会及时释放,千万别把垃圾倒给别人。这样,这个社会才会是和谐的社会,每个人才能心灵安宁,心身康健。所以,“垃圾车法则”在我们处理日常事宜,纠治心身障碍,或防范心理困惑时很有意义,建议大家不妨采纳,也可以去买这本书来看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垃圾车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