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座及课堂疑问跟帖,中医的学术历史
本帖最后由 砸牛顿的苹果 于 2011-7-15 00:04 编辑2011.07.0820:08:51
中医的历史 主讲:砸牛顿的苹果(李锋)
大家好!汉传中医又开始重新讲课了,我们只是把我们学习的所得所悟跟大家分享一下,很多内容在书中都做的很深的分析,希望大家都能够深入书本去学习,这样才能全面完整的学到内容。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医的历史 本来不打算讲这个的,为了照顾一下群里新来的人员,让大家对中医的学术观念有个新的认识,就重温一下吧。很多人学习中医、热爱中医。但是你问他中医的学术特点是什么?中医的发展历程怎么样?他一般都会告诉你中医是博大精深,一辈子也学不完;还有中医讲的就是辨证论治,就是阴阳五行。问中医的历史怎么样?就是把历史时间表出现的人物 著作说一遍。再就是告诉有很多秘方啊,高手啊流散在民间。 我们学习中医, 首先要明白中医这几千年来怎么起源发展没落流散的, 学术上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疗效上发生了什么变迁。哪些是有效的中医,(也就是有系统的理论,能够学习掌握,在临床疗效上能反复复制运用,经得起循证检验。) 哪些是花架子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只有认清了中医的历史,才能知道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才能把握中医的本质。
我们来看看我们平常所认识的中医历史,也就是在院校中学到的中医历史。 1.先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2.晋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 3.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小儿药证直诀,金元四大家 4.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医学纲目,证治准绳,医宗金鉴等温病四大家:吴又可,薛生白,叶天士,吴鞠通 5.近代,现代——整理,中西汇通,发展时期
这种记流水账的历史一点意义都没有,看不出任何学术的差异,表面上看好像中医真的在不断的发展。其实是在不断的衰退。直到被取消灭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医的核心学术本质在不断的丢失,所表现出来的是中医的疗效在不断的下降。到现在发展成见效慢、疗程长、可有可无的心理安慰剂。虽然各代都有著作补充,人才辈出。那都是水饮虚肿。
教材中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是没错的。 但是其核心理论的变迁决定了中医疗效的高低,决定中医的兴亡。 实际上,中医的发展,是雏形于《神农本草经》、《桐君采药录》, 发展成熟鼎盛于《汤液经法》、《内经》, 散落于《千金方》、《辅行诀》……
这是以学术为基础得出的中医历程。 中医的形成,并不是通过当代实验室而来的,而是广大百姓在现实生活中同疾病做斗争的智慧结晶。这里面含有千千万万英魂生命,可以说,中医进行的是人体实验,是不折不扣的循证医学。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几千年,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了大量的用药经验。这些经验被先贤们据药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进行了分类编写《神农本草经》, 依据药性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归类编写《桐君采药录》。 其中《神农本草经》是经方体系的形成。 《桐君采药录》形成医经体系。从这里看得出来,中医学说除了起源于阴阳,经方与医经两个不同的体系还都利用了五行形成了各自的雏形。中医的雏形的源泉可以说是一样的,都是实践和本草,只不过后来各自的发展有了变化而已。其各自的核心理论也开始慢慢的形成。以后逐渐发展成经方和医经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
从《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并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可以看出两个系统的明显区别,一个是运用汤液药物治疗疾病的学术。“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但是其理论部分具有隐藏性,没有明确示现。重视用药经验、方证辨证。这就使的很多人忽视了经方的理论,归结为简单的经验医学
医经体系是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框架理论模型,气血、经络、脏腑等解剖、生理、病理等为主。重视基础理论方面研究,往往是有证无方。在《内经》中就有相关的脏腑方证,但是有证无方,或者说是证全方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重针不重汤。
而经方体系从用单味药物发展为组合成复方治病,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很普遍了。复方,可以说就是我们所言的“汤液”。这个也是中医经方发展成熟的标志。经方体系中,最有可能留下来的就是《汤液经法》,到了张仲景时代,他把《汤液经法》和收集到的经方文献进行“广论”,使得经方体系得以重见天日,于是有了《伤寒杂病论》。根据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我们得出其隐藏着的核心学术理论,就是以阴阳的三阴三阳为理论模型,用六纲框架为基本辨证工具,结合阴阳、卫气营血与五证病机,采用汗吐下温等方法,辨证清晰灵活,方剂配伍严谨固定,强调方证对应,辨证准确,效如桴鼓。
而医经体系的学术核心就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框架理论模型,以及气血、经络、脏腑等解剖、生理、病理等。 医经派别系统又可分为五脏辨证理论和经络辨证理论。 张仲景之后,也就是隋唐开始两个派别的医学开始衰败了。原因就是古籍的散失,后人对中医的核心理论失去了把握,并且把两个派别的理论给混淆起来,互相牵扯不清。使得正道慢慢隐晦。
先来看看医经派系的情况, 医经体系当中,就是一本《内经》,其里面本来就有错简、脱简、阙文严重;到了唐朝王冰将运气七篇参进了《内经》, 在王冰之前,运气七篇就已经独立存在,但是不属于医经理论的内容,七篇的参进,切底改变了医经理论的架构,使得本已含糊不清的《内经》更加模糊了。原来的理论更加难寻。到了金元时期,四大家更是参入了宋元理学,大谈运气,根本就已经脱离了医经理论的宗旨,更脱离了方证,其他理论的参合,主体理论的丧失。使得原来的疗效急转直下。金元四大家只是获取零星的片段进行发扬,但是失去了核心理论的指导,使得的这种发扬各说各的理。才会出现了学术的争鸣。再加上疗效的下降,谁也没法说服谁。 到了明清时期,这时候的人又根据运气学说搞出形形色色的理论,什么“温补派”“温病派”之类的。粉末登场。因为没有核心灵魂,自然疗效下降,为了追求疗效的提升,自然到处寻求新的理论支持。 直到西医的传入,这个没有了灵魂的医经学系,自然经不住严谨的西医的冲击,一下子把各种弱点都暴露出来。只剩下苟延残喘,靠着民族情绪来维系着。虽然大家都有民族情结,但这拯救不了中医,中医的复兴是依靠中医核心理论的回归。
再回头看看经方派系的情况 自从张仲景之后,由于战乱《伤寒杂病论》也开始了散落,虽然有王叔和,将仲景之书进行了整理,但是也是对经方派系的核心理论没能把握住,将并非经方体系的东西——内经、脏腑之类加进了《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中的伤寒例、平脉法、辨脉法、杂病例就是。包括现在的序言,里面也有王叔和加进的东西,这个使得本已经命运多舛的经方变得更加杂乱,也使得后人误解了《伤寒杂病论》是从内经来的!于是出现成无己之类。所谓的“经典伤寒派”。
关于内经解伤寒之误,大家可以参看这个帖子http://www.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61&fromuid=13
到了清朝,又有人将《伤寒杂病论》与“温病派”理论相结合,就发展成了“通俗伤寒派”,例如《寒温条辩》等。这个就是完全变质的了,毫无经方体系可言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由于经方核心理论的散失,疗效的下降。到处寻求新的理论来支持,结果越补越乱。还好虽然伤寒论散落错简,胡乱补充,但是在《千金方》等著作中都有抄录。前后对照还是比较的完整回归。孙思邈的功德无量
同时,在民间还有一部分经方理论流散民间,这些将是未来经方复兴的力量。其中有胡希恕先生的学术,还有就是我们汉传中医的学术
下面就我们汉传中医对中医历史学术的概括做个归纳
中医的学术体系,可以概括为“两大派别,三大体系、四大辨证”来概括。
两大派别,就是医经派和经方派。
根据 《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并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我们可以知道
医经派,包含了全部的中医基础理论,这个理论,就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框架理论模型,以及气血、经络、脏腑等解剖、生理、病理等。
医经派系统又可分为五脏辨证理论和经络辨证理论。
* 五脏五纲辨证,重点以五行学说的框架理论模型为依托,以脏统腑,以五脏虚实补泻立法,纲要简明、理法方药具备,立足方证对应,运用灵活,疗效显著。 形成了系统的五脏五纲辨证体系。 因其采用药物方剂治疗,因此,其理论虽为医经理论,但是也把他称为经方。
* 经络辨证和治疗的理论是对经络采用阴阳分其类,五行、营卫气血论其理,以八纲辨证为依托, 在辨证上,又分为经络的“六经辨证” 和 “十二经(奇经八脉)辨证” ,强调“穴证”和“穴症”的对应,选穴及其配伍,相对灵活。
五脏五纲辨证和经络辨证,又时常合并运用,针药并施,提高了疗效。这是医经派的特色。以《黄帝内经》和《辅行诀》经典为代表。 这些理论在环境允许时,可能会在未来出版的书出版,
经方派,顾名思义,就是运用汤液药物治疗疾病的学术。以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远古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为圭臬。 这个学派,以阴阳的三阴三阳为理论模型,用六纲框架为基本辨证工具,结合阴阳、卫气营血与五证病机,采用汗吐下温等方法,辨证清晰灵活,方剂配伍严谨固定,强调方证对应,辨证准确,效如桴鼓。
广义的经方派,泛指运用药物来治疗疾病的学术体系。包括医经派的五脏五纲辨证体系。
狭义的经方派,单指六纲辨证体系。就是以阴阳的三阴三阳为理论模型,用六纲框架为基本辨证工具,结合阴阳、卫气营血与五证病机,不包括五藏 经络等内容的。
所以我们一直很讲究 经方的理论 跟 医经的理论不能混合运用,更不能将时方理论也混合进来使用,不然又会使得核心的学术理论受到干扰,轻的引起辨证不准确,疗效下降,重的将中医再度带进泥潭,正道迷失。那么 马悦凌、李培刚之流就会横行于世。
归纳一下,就是两大流派:医经派和经方派。三大体系:五行理论体系、阴阳理论体系、经络理论体系。四大辨证:五脏五纲辨证、三阴三阳六纲辨证、经络十二纲(奇经八脉)辨证、经络六纲辨证。
这四大辨证的理论,各自有其单独的系统理论,不能彼此混淆参杂。自王叔和开始,就没有看清这个问题,理论彼此混淆夹杂,出现了对古经典的臆断乱解,中医的理论和疗效,由此逐渐步入没落衰颓。
讲这一课程的目的 是让大家看清中医学术的历程,使大家学的有方向,有目标。 特别是初学者,感到中医茫然,不知道从哪里学起。也让大家学习讨论的时候,知道什么理论我们该讨论,什么理论不能接触,该学的理论不懂随便问,我们都欢迎。不该接触的理论,一提起就破坏了 谈论的环境。所以学习要正本清源。
其实今天所讲了就是论坛上的一个帖子中医的学术体系与发展史http://www.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51&fromuid=13
我只是对他进行归纳一下跟大家分享,大家可以去看看原帖子 也欢迎大家多到论坛学习提问 以后讲课内容都会发到论坛上,学习的人针对课堂的内容有什么疑问就到论坛跟帖提问,我们将作出一一回答 在啰唆一句,不同的理论不能混淆,就像飞机的系统不能跟汽车的系统混淆虽然他们所运用的基本的材料可能是相同的。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谢谢大家!
====================================================
大家对课程中的内容有什么问题,欢迎跟帖提问,我们将作出一一回答。 学习,把历史讲得十分的清楚,版主辛苦了! 感谢老师精彩讲解 谢谢分享,老师的中医医学史讲课很精彩 很不错,很有指导意义 感谢。今天再次看,再次梳理了一下思路。基础理论,是方向,随时要把握 表面上看好像中医真的在不断的发展。其实是在不断的衰退。直到被取消灭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医的核心学术本质在不断的丢失,所表现出来的是中医的疗效在不断的下降。到现在发展成见效慢、疗程长、可有可无的心理安慰剂。虽然各代都有著作补充,人才辈出。那都是水饮虚肿。
一语道破天机,切中中医现状的要害。就得按这个思路来思考中医。 好文章 学习了
时代在发展,新的理论不断出现,但是“新的”不等于“好的”,就像现在越来越多的“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弄清了中医学术的历史,就知道该在什么地方下功夫,避免走弯路 好文章!谢谢分享! 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