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
这是自己的亲身经历,特发出来和大家共享一下。2天前晨起两眼分泌物多,左眼为甚(俗话说眼屎多,当时几乎把我眼睛全部蒙住了,弄了好一下才见光明),起来拿镜子一看,好家伙,眼睛肿的像熊猫眼,脸也肿的像个猪头,白睛布满红血丝,左眼为甚,眼睛时有瘙痒感,用手揉一揉才舒服,而后两眼泪汪汪,脸上还冒出了很多红疹,白天由于要上班忙我没太在意自己得病了,倒是被同事老是提起,临下班时,刚好碰到我眼科的同事,我顺便就请同事给我检查了一下,告诉我得了红眼病,大概要7天才能好,当时好心建议我冲洗眼睛,开了两瓶眼药水和一个消炎,一个抗病毒的药口服。我一看这么复杂啊,嗯,我还是自己先熬中药吃吧。晚上回到家,给自己收集了一下症状如下:
两眼肿,白睛布满血丝,左眼为甚,时有瘙痒感,喜揉按,间有泪水流出,脸稍肿,脸颊及下颌红疹,恶风,无汗,胃纳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细。
处方:桂枝麻黄各半汤+野菊花30
一剂后,昨下午白睛血丝已消退绝大部分,偶有痒感,两眼及脸已不肿,脸上红疹已消退一大半,由于懒,今天只吃了1/3的药,现在两眼已不红肿、无不适感,脸上红疹已消退,病愈。 经方太神奇了 好医案,感谢师兄,学习了。 本帖最后由 Tina. 于 2011-5-7 23:11 编辑
呵呵,是神奇,所以我们要好好修炼! 很对证,
其实也可以用各半汤+栀子柏皮汤。
总之,经方的思路上是上路了! 方证对应好,赞! 学习经方加倍努力 为何不用小柴胡呢,眼睛该是少阳证吧 赞!
楼主,是不是熬夜了,还是用眼过度,还是其他原因,哈哈。 5# 许家栋
嗯,多谢师兄提点,我也在想是不是可以用你指的那个方呢。
哈哈,终于有人解答我的疑惑,致敬! 学习,急性结膜炎的季节就要来了。。 辨证到位,疗效可观。 好案!可喜可贺! 好案學習了 能谈谈辨证思路吗?
先谢了! 1# Tina. 经方的力量 回复 张善载 的帖子
呵呵,好奇心蛮强的嘛:D。
谜底继续猜吧:lol
不过多谢您的关心! 回复 周利林 的帖子
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第一:脉浮,代表外表。
第二:头项强痛,这是上焦与肌表津液停滞的原因。
第三:恶寒,这是具有代表性的太阳纲症状,
这三个症状,一和三必须具备,一般可作为太阳的标志症状。
二可作为必要参考,
其根本病机就是卫气津液的向上向外聚集,
故有的病人可能没有头项强痛,但可能表现为胖头胖脸,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咽痒,浑身沉重等。
此案表现为:两眼肿,白睛布满血丝,左眼为甚,间有泪水流出,脸稍肿。病位在表、病势向上。
时有瘙痒感,喜揉按,恶风,脉浮缓为太阳风邪的表现。
无汗是因为体表还有些寒邪,肌表受了点风寒之邪,有寒邪郁积要外发的卫气(津液),还有风邪要来疏缓这个肌表,但是呢还疏缓不了。
这样一来,营卫不但失调,卫气想出表抗邪还出不去。这个时候气血津液都不得来滋养肌表。
再加上在外的风寒相杂,就会痒,起皮疹。
疹子红有点阳明热。
大概辨证就是这样的,不对之处请指正! 本帖最后由 Tina. 于 2011-7-8 22:44 编辑
回复 张善载 的帖子
呵呵,你看看少阳病的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参考我上面的回复,看合不合乎咯?
建议你多看看师父最新出版的《伤寒论类编补遗》:P 本帖最后由 Tina. 于 2011-7-8 22:42 编辑
207.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擘,四枚)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二十四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