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oline 发表于 2010-12-26 21:58:32

那支风中摇曳的芍药(二)

话说在仲景那个时代,有不老少的庸医,喜欢见人就给下,“医以丸药下之”,“本太阳病,医反下之”,“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这都白纸黑字写的啊。这集的芍药帖,就唠唠太阳病下了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传变和转归,当然,话题还是以芍药为核心。

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
桂枝加大黄汤:桂枝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

先来第一道思考题:都是不当下而下了,那结局怎么就这么不同呢?21条是脉促胸满,279条是腹满而痛,这怎么回事啊?
第二道思考题:都是满,为什么有去芍药的,还有加芍药的?

原来,下后的传变和转归和中焦胃气有关,21条的病人,经过误下后,上焦津液亏,中焦胃气又伤,有转虚寒趋势。病位在上,是转阴了,要强阳。此时表邪有内陷之势,但正气还要抗争,津液要聚集到上面去抗邪,正邪在上焦有一个争斗,就胸满,但还没有饮热参与,有饮热就要结胸硬痛了。脉促就说明邪还是在表,并没入里,只不过正邪争斗得比较激烈。上焦阳气不足,需要外力的支援,所以把阴药芍药去了,来加强阳的力量,以遏制阴邪。同时用生姜帮助解表,甘草大枣补胃气津液。总之,去这个芍药就是不要拖后腿的意思了。

279条的病人,被误下之后,在表之邪未解,同时病传里了。这个病位在下,是转阳了,要益阴。

关于这一条传的到底是阳明,还是太阴,一直有很多争论。条文里说的是“属太阴也”,不少古代医家也纷纷注解说,这是病入太阴。胡老和刘师的书里都讲得很明确,如果真是入太阴了,是绝对不能加芍药大黄的。这两个药根本就不是太阴药,而是阳明药。

从279条芍药到大黄这个用药的方向上看,病是内传阳明了,而且阳明里实趋势越发明显。那么病人之所以转阳明,还是和胃气有关,胃气不足,会在误治后表现出里虚寒,胃气强盛就会传阳明,致里实热。

一开始晓辉有一个疑问,就是下的时候啊,八成用的巴豆一类的热药,而不是大黄,甘遂一类的寒药,这才导致病人容易往阳明上传。后来老师指点说,一般用巴豆类下法,属于大下法。而太阳病误用大下法,除非特别的庸医才会为之,或者仲景会明确说以丸药下之。而这里只说“本太阳病,医反下之”指的是用承气类下法。这个传里属于“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在表之邪,内陷上焦,就是结胸,热邪内入,燥结于下焦,就是阳明里实了。这个里实程度是有不同的。

那这里就没有太阴什么事了?也不是,太阴在这里,只有个影子。虚寒水饮也是有,只是不严重罢了。

芍药在这里的具体作用呢,就是针对这个“腹满时痛”来的。误下后,津液亏虚,脉道痹阻不通(津液化血),导致了血痹腹痛,同时,还有些里虚寒,中焦枢机不利,腹满,有水热之实。芍药既可以下水热之实而止痛,也可以通痹止痛。

桂枝加大黄汤,阳明症就更明确了,就是里实了,而且也有和桂枝加芍药汤同样的痹痛,所以里面也要芍药加倍解除痹痛,同时轻用大黄去里实。

这两个方表里同解:当腹痛为急症,而又有表证时,不比下不宜迟,可以表里同治,要灵活对待。

桂枝去芍药和桂枝加芍药,都是桂枝汤的变化,在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各三两的比例被打破了。桂枝和芍药一比一的构架,本来是调和营卫平衡的。现在,在这两个方证中,因为阴阳的不平衡,就要特意地破坏桂枝汤的平衡。桂枝去芍药,强阳,桂枝加芍药,益阴。前者是上焦津液亏,中焦胃气伤,有转虚寒趋势,胸阳不振,去掉芍药,来振奋阳气(若阳气受挫更加严重,可加附子一枚,就成了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后者是邪气下陷,结滞于腹,另加芍药三两,除痹止痛,通顺血脉。

医者仁术 发表于 2010-12-26 23:36:38

一门深入得真知。舍的彻底,得的盈满。

Caroline 发表于 2010-12-27 10:36:53

谢谢二位老师的鼓励!

旷野 发表于 2010-12-27 10:46:29

善思、勤勉、明白,我之楷模!
学习了!

Caroline 发表于 2010-12-28 13:46:15

芍药的故事很长,暂时先写到这儿。

小丕 发表于 2010-12-28 16:11:49

支持一下

天涯 发表于 2010-12-30 13:03:45

正在为芍药费脑筋,很好的参考,谢谢。

紫罗兰 发表于 2012-3-13 15:29:43

这样分析容易明白,谢谢

chinajxm 发表于 2017-4-2 20:46:23

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支风中摇曳的芍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