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8浙江-园美-学佛(QQ讲座)
浙江-园美(35250327) 19:56:04今天很荣幸作为汉传中医师承论坛的一位学员,能有此殊胜因缘,来与论坛诸位会员一起学习佛法,是我感到生平难得的机缘。
学佛是道,佛学是学说。今天比较侧重学说一些。讲一些佛法的基本认识,改变部分人对于佛教迷信的观点,还诸位一个正信的佛教。
这次讲的内容大都来自些高僧大德的记载内容,使得已经信仰的人更加虔诚,也使尚未信仰的人赶紧信仰。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已有一千九百年历史,中国的整个文化也都接受了佛教文化的熏陶,深入民间而成为普遍化的信仰
不管诸位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中,都会接触到佛教的成分。
但佛教的根本精神,却因为民间固有习俗加上神道怪诞的传说而湮没了。
所以在目前来看,许多人都把佛教看作充满了牛鬼蛇神的低级迷信、神佛混淆的鬼神信仰。
我们在信佛学佛的初阶,很多也都是从求现世利益及现前幸福开始,种下善根之后,逐步听闻佛法,渐渐提高层次。
而且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致是活着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
死后诵经超度,大约如此,当然这些观念和现象,佛教并不反对,
只是佛教的内容和根本精神,并不仅是如此。
既是学佛,就有必要来讲佛教创始人——佛陀。
佛陀,即释迦牟尼,在古印度,一个小小的城市国家,迦毗罗卫城,降生的一位王子,
名叫悉达多,后来出家修道,成了无上智慧的彻悟者,也成了无量福德的圆满者,
更成了最高人格的究竟者,
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
因为他是出生于释迦族的一位圣人,故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诸位也许觉得这是一位虚幻的人物,在我最初接触佛法时我也有这样的想法,
当时认识一位延德法师,我问他,
“这个世界真的有佛陀吗?他真的存在吗?”
法师回答说,“你爷爷的爷爷,你见过吗?家中家谱上的一个个名字,都是虚幻的吗?”
确实,我虽然没有见过,但他们确实来过这个世界,
所以,佛陀也一样,他曾经来过这个世界,他是历史人物。
佛教的构成有三大要素,总称为“三宝”
彻悟了宇宙人生之真理的释迦世尊,是“佛宝”
佛所亲证的成佛之道,是“法宝”
依佛法修行的出家弟子们,是“僧宝”
这在佛教是非常重要,信仰佛教,也就是讲“皈依三宝”。
以我们现在的说法,那便是敬爱教育我们的老师
珍惜老师传授的学问
尊敬创发学问的古圣先贤。
《善生经》中也提到:学生对于老师要致礼敬,
并且深深体念老师的教诲
就像我们在这个论坛学中医一样,师兄们尊师重道,都是学佛,是在实践佛的教诲。
佛陀在宣说佛法时,
遇到各式各样的人群,
也经历很多文化背景和
风俗不同的环境
都能普及到各阶层去
所以佛陀的教义是相当朴实的
对我们而言
佛经是教我们照着去实践
实践佛的教义,便是学佛了
接下来讲因果与因缘,这两个词基本上可以对佛学作一个概要的介绍
如能理解了因果与因缘的精义,也基本领会了佛教的教义了。
因是因素,果是结果,如是因结如是果
就像我们平常所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们经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就是说种了好的因,必得善的果,
但这世上确有积善之家遭遇不幸;
行善积德一生,临终却未能善终
恶人逍遥法外,好人不得好报的事例
所以很多人对于这种善恶有报的认识都不能满意
而佛教把善恶行为的因果,通过现在的一生
穿过生前与死后的来源与去处
并且将之延伸到过去的无量生死及未来的无量生死
现在的一生,不过是过去无量时间过程与未来无量时间过程中的一个连接点
通过过去未来生和死的理解,我们才能明白,
我们现前的一生时间,实在太短促了
若要以现前一生的现象来说明因果的道理
便像我们在一部巨著中,摘出一句话来,
加以主观解释,那是断章取义,
所以,以三世来说明因果,
因果的道理始能完备
再讲因缘,佛教讲“业感缘起”
“业”是身心的行为所留下的惯性作用或余势
这种惯性,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直到无从着力为止。
生命的持续,是随时变迁的
它的主体,看来似乎是一
实则是由许多不同的业力所感的“识”所形成
只要身心继续不断的活动下去
业力的感染所成的识也跟着继续不断的变化。
人的善恶行为,
既是过去业因所感受的业报
也是未来的世界之所以产生的原因
通过过去的生生世世
及未来的生生世世
来看现在的这一生死间的一切遭遇
便不会觉得尚有任何不合理或不能取得报偿的事了
世间事物的形成和毁灭,均有它的因素
佛教把这种因素称为因
又将这种因素与因素之间所发生的关系,称为缘。
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因缘说是佛教的本质,也是释迦牟尼佛成佛之时悟出的法门。
从因果的观点上说,
佛教鼓励我们积极向上
从因缘观点上说,佛教主张放弃我执我见
世界间一切事物,包括每一个人的身心
无一不是由因缘促成的,
根本找不到“我”的观念在何入生根,所以讲“无我”
而我们凡夫众生的存在
便是生、老、病、死的周而复始地受苦,称为“轮回生死”
随着时间过程中的善恶行为,
而来感受种种环境和生命的果报
升降不已,浮沉不定。
如果能够理解这层道理,
并且以修行的方法来亲证这层道理
佛教称之为悟,称之为解脱,
称之为断烦恼,称之为离苦得乐
要想解脱生死,我们应不作一切恶
须成一切善
并不以善恶功过为意,
就是虽不作一切恶而不是为怕遭受恶果
虽行一切善而不是为了求富贵利乐的福报
那为什么?为度众生,
虽遭无量苦而不以为苦,
虽获无量福报而不以为乐
所以从因果与因缘的含义
说明了佛法并不深奥难懂,只要掌握住因果与因缘的原则
佛法的纲领已被你抓住了。
明因果,可以不堕三途恶道;
知因缘,可以撤除我执我见的藩篱。
唯有因果与因缘两重观念相加并驰,才是大乘菩萨道的正信及正行。
《四十二章经》中佛言:
人离恶道得为人难;
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
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
六根既具,生中国难;
既生中国,值佛世难;
既值佛世,遇道者难;
既得遇道,兴信心难;
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
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冈波巴《宝鬘集》中也讲:
此十分难得之清净之身,如果用它来作罪业和恶行之工具
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此难得暇满的人身,不用它来学佛,而让它白白地空过死去,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在这个恶浊短暂的世界上,
把自己的生命全部消耗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最后,真诚希望大家都能精进修佛。
正所谓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谢谢大家,学习完毕。 感谢整理 静心 去烦 论坛的宝贝真不少,谢谢 :'(:'( 学习了
页:
[1]